【广州广播电视台】专访肖海鹏院长:传奇中山医 启航大湾区
龙行龘龘贺新春,乾坤朗朗中国年,新的一年,新的征程。
广州市南沙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塑造健康湾区,是推进新阶段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现代中药等重大产业项目。今年2月,适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新的一年,新一轮的发展浪潮奔涌而来。

图:中山一院南沙院区
例如在广州南沙,就有多家三甲医院在此落子布局,2023年投入使用的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就是其中之一。湾区医疗如何更好融合?如何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国际化的医疗服务?大湾区30分钟医疗救治圈如何实现?
龙年伊始,广州广播电视台《健康100FUN》专访了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
专家介绍

肖海鹏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中山一院南沙院区
健康湾区的“领头羊”
肖海鹏:
中山一院作为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医院,它的一个职能必须是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第二是科创中心,第三是人才培养中心,第四应该是国际合作中心,而且是体制机制文化的守正创新中心,它应该对整个医疗卫生的事业起到一个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
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坐落于大湾区的几何中心,所以我们建南沙院区实际上就是希望能够为健康湾区的建设,做出我们作为中山一院领头羊、示范引领的作用。


图:中山一院南沙院区 来源:中山一院
说到科研创新能力,中山一院在2023年开展重大重点项目科研攻关,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全年获得纵向科研项目39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1项、优青1项,发明专利65项,科技成果获广东省科技奖和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等多个奖项。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39篇,肖海鹏教授团队最新医院管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EJM Catalyst,陈旻湖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成功发表在顶刊JAMA。


图:高水平学术论文 来源:中山一院
在疑难重症诊治方面,中山一院多项技术引领潮流,走在前列:“无缺血技术”将纳入世界器官移植指南;全球首例“无缺血”肝脏+胰岛移植术;华南首例磁共振引导激光间质热疗术;华南地区首例3.0T核磁兼容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植入术;广东省首例心房分流器植入术。

图:全球首例“无缺血”肝脏+胰岛移植术
来源:中山一院
而南沙院区也乘风破浪,全飞秒平台、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临床能力培训中心相继投入使用,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新高地,为湾区多地医疗融合做出更大贡献。
湾区医疗融合 资源优化配置
肖海鹏:
为什么大家都期待湾区医疗能融合?首先我想从湾区的医疗资源的配置,以及各自的需求来说。
以香港为例,它有76所医院,也就是每一千人口有4个医生、9个护士,4.98张床位;澳门大概一千人口有2.65个医生,4.3个护士,2.65张床位;我们广东只有2.65个医生,3.32个护士,4.8张床位。再看医疗资源的配置,香港有773万人口,澳门67万人口,我们广东有1.26亿人口。
综上数据来看,香港的国际化程度最高,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医疗体系,香港的人均寿命男性83岁,女性差不多88岁,为什么?因为医疗保障好。像我们越秀区,2022年人均寿命85岁,比广州的其他区要高很多,为什么?我想就是因为有中山一院、有省人民医院,医疗资源丰富,医疗保障体系好。
再看澳门,它虽然只有4所医院,医生护士也不多,但是它人均寿命也有八十多岁,因为它在公共卫生和全科医学方面做得很棒,所以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所以从医疗资源来讲,我们内地的医疗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特别临床资源。
那么,香港有国际化、高质量又高品质的医疗服务,也对内地的医疗有需求吗?虽然香港有福利、商业保险、还有医疗救助等等,他们去公立医院看病很便宜,但是有些病比如肿瘤要做手术,他们的排期会很长。甚至器官移植要换肝换肾,等待的时间就更久了,针对这样的需求我们内地就有优势了。
现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器官移植大国。湾区医疗融合,从香港半小时来到南沙,未来香港、澳门同胞都能够享受到我们内地的这种医疗资源,那正是他们所需所求的。
打造大湾区30分钟医疗救治圈
在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实现“提速”的除了院内物流外,还有医院的日常诊治工作。为方便患者就诊,南沙院区还设置了医疗服务中心,涵盖集中检查检验预约、床位统一调配、优先就诊患者管理等多个模块,力求让患者少跑腿、一站式解决就医问题。


图:移动ICU效果图
此外,南沙院区按照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标准建设配置了移动手术室、移动ICU、车载CT等设备,已建医用直升机停机坪、拟建海上救治码头等基础设施,搭建海陆空立体应急反应与救治体系,面向湾区提供即时响应的全方位高效率救援服务,建成大湾区30分钟医疗救治圈。
以大平台吸引全球医学人才汇聚大湾区
肖海鹏:
我们先后与世界各地60多家顶尖高校、医疗机构深化合作,通过平台和项目,把全球的医学人才汇聚在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南沙院区这个平台。
比如,我们医院同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建“健康老龄国际研究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同筹建国内首家“精准医学工程联合实验室”;与美国哈佛麻省总院-布莱根医疗系统(MGB)深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共有18个合作专科,250多位哈佛专家、3000多位医学专家和医学生参与。近期还在筹备共建外科手术中心和肿瘤研究中心,很多国际顶尖学者以外聘教授的身份一起参与到中山一院的发展里。
将来在南沙院区的科研大楼里,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人种的人,以及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工作,一起攻克人类健康面临的重大难题。我们真真正正希望通过国际合作,将南沙院区打造为国家医学中心重要的紧急医学救援载体和科技创新大科学平台,也使得中山医这个体系成为医学科学技术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示范地、引领地。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它做好,为老百姓提供可及性、同质性、公平性更强的医疗服务。

记者 张小颖 黄韵斯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m5EZee_trZi0kNgpF-VJw
报道日期:2024-02-10